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檔案管理的發(fā)展及信息化建設芻議

2010-09-21 14:21  來源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對當前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及發(fā)展進行了初步的分析,然后針對檔案信息化的應用提出了電子文件的管理方法,最后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探討了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fā)展。檔案信息化管理是檔案工作適應社會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檔案工作為社會服務能力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檔案部門大力推進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圖使檔案工作與社會發(fā)展同步。尤其現在計算機管理廣泛應用于各類單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項管理活動中,電子文件以其快捷的辦公速度和傳遞速度逐步取代了紙質文件,如何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

  一、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社會現代化的發(fā)展,辦公自動化、無紙化等事物的出現,使檔案的生成方式發(fā)生很大變化,諸如文件的起草、簽發(fā)、催辦、歸檔等運作過程在計算機和通訊線路中進行,這樣檔案的前身必須以機讀文件為主要形態(tài),那么檔案也自然以機讀形式存在,這些檔案的利用方式與紙質載體檔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異。這種變化預示著檔案工作者將面對更多的機讀形式以磁盤為載體的檔案。廣大信息檢索者關心的是信息的內容,這些信息可能來自不同的機讀形式的檔案中。把這些檔案信息綜合系統(tǒng)地提供出來是檔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失時機地提供有價值的檔案信息。必須有一個精選的過程,使得機讀形式的檔案信息具有系統(tǒng)性,真實性、有價值性,用戶才能獲得更為完善的服務。由此看來,檔案信息電子化是檔案利用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社會的現代化發(fā)展管理軟件缺乏統(tǒng)一性。檔案部門使用的計算機型號不一,規(guī)格各異,各自開發(fā)的軟件不能互用,并且沒有一個既適用于文件檢索又可用于檔案信息管理的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tǒng),由于不能互調,就不能利用電腦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編輯成果,這制約了檔案信息電子化的進程。

  2、檔案管理基礎工作標準規(guī)范化仍需改進。檔案信息管理電于化的前提是基礎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但由于歷史原因,館藏檔案業(yè)務基礎差。案卷質量不高,特別是各類檔案的著錄細則相容性不強,系統(tǒng)軟件移植性差;檔案自動化工作尚無統(tǒng)一標準,僅著眼于某一個館或某個專業(yè)系統(tǒng),無法全面實施、推廣統(tǒng)一標準,這也制約了檔案信息工作電子化。

  3、檔案管理的技術標準,組織工作程序標準未從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特點和發(fā)展考慮,越來越多的歸檔“文件資料”是磁盤、光盤,現行的檔案整理、分類方法、著錄標準及有關規(guī)定已不能完全適應。

  4、檔案信息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實現檔案信息電于化。首先要有現代化的人,管理人員要有較高的知識屢次和先進技術水平,不能僅僅滿足于一般的計算機操作。從目前看,許多檔案部門缺乏現代高技術人才,其中檔案、信息處理復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檔案人員現代技術水平偏低。甚至有現代文盲現象。盡管引進了現代化設備,仍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就談不上檔案信息電子化了。

  二、加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1、建立網絡檔案系統(tǒng)。

  在系統(tǒng)內建設數字化綜合應用平臺。建立健全內部服務網和公眾服務網,發(fā)揮網站的作用,使檔案網站成為宣傳檔案工作、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的窗口。促進檔案現行文件信息化的標準建設,根據系統(tǒng)建設需求,采購必要的硬件設備,為系統(tǒng)提供硬件基礎。提高檔案管理軟件的技術和應用水平,為保證檔案信息交換、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條件。制定相應的策略、保障檔案資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可靠性。

  2、加強電子文件的管理是做好檔案信息化的關鍵2.1電子文件的載體穩(wěn)定性差,易損壞,隨著計算機信息管理網的建立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重要文件被傳輸上網。上網前,又按著信息管理部門的統(tǒng)一要求進行了文件格式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對那些未輸送到計算機信息管理網上的具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檔,應由電子文件形成部門編目整理,也利用網絡技術向檔案部門傳輸,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網絡在各業(yè)務管理機構與檔案部門之間開通電子文件歸檔專遞網線,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網上的歸檔專用子系統(tǒng)。將上網與未上網的具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件通過此系統(tǒng)傳輸給檔案部門。檔案部門經與辦公自動化和信息管理部門協商后,要對歸檔的電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無論利用何種途徑歸檔,必須由電子文件形成單位按統(tǒng)一格式編目整理后,傳輸給檔案部門,不能由檔案部門自行從網上下載,以保證電子文件形成部門對其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檔案部門接收的電子文件一律應存入光盤,最好不用磁盤存貯。

  2.2電子文件歸檔所涉及的問題更加廣泛,受制約因素多,僅靠檔案部門獨家很難完成,應采取電子文件形成部門、檔案部門、計算機與信息管理部門三結合的方法。電子文悠揚形成部門熟悉各項管理業(yè)務,了解電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規(guī)律和歷史聯系,是承擔歸檔工作的主要責任者,在鑒定工作價值時最有發(fā)言權;檔案部門掌握歸檔的原則、方法,又了解全局情況,可以發(fā)揮把關和統(tǒng)籌作用;計算機與信息管理部門既是電子文件的形成單位,又是設計和維護信息管理網絡、管理電子信息的專業(yè)技術部門,在電子文件歸檔制度化、標準化的工作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三個部門的職能應用于相互滲透,揚長避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在電子文件歸檔中集成一體,共同形成質量較好的電子文檔。

  2.3,做好檔案歸檔電子文件的技術處理工作,實施電子文件管理戰(zhàn)略。新型文件材料的歸檔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必須深入到現行文件工作領域,對產生的大量電子文件的接收、處置乃至存儲工作進行指導,保護電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組合的來龍去脈。也就是說,通過采取技術處理,將已歸檔的電子文件改為“只讀性”文件,即只能讀不能寫的不可更改的文件,從而識別和保護電子文件的原始結構,保證電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與紙質文件一樣發(fā)揮社會效用。

  2.4解決好檔案電子文件的保存問題。以化學磁性材料為載體的電子文件,從理論上講能夠長期保存。因為它的信息讀出是無接觸式的,不存在磨損。電子文件記錄在介質層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護層內,不怕外界磁場的影響,不會直接受到空氣中的灰塵、水份及有害氣體的侵害。但是,由于電子文件形成的時間短,缺乏實際貯存的驗證。所以,電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長期保存問題是有待檔案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目前,對于長久保存的電子文件。需要定期進行復制,以防止信息損失。

  三、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1、加強電子文件歸檔管理,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據檔案管理的要求,對各種不同類型載體的檔案(如:紙質檔案和照片、錄音、錄像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和轉換,加強對本單位電子文件積累、鑒定、著錄、歸檔等工作,保證產生的有保存價值的電子文件真實、完整、有效。研究電子檔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術方法,并制訂電子檔案管理辦法。

  2、從穩(wěn)定檔案隊伍,提高業(yè)務素質,檔案人員必須從雜業(yè)型轉向專業(yè)型。保證檔案系統(tǒng)現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續(xù)的發(fā)展,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檔案管理領域缺乏懂軟件開發(fā)又精通檔案專業(yè)知識的復合人才;提高整支隊伍素質,創(chuàng)造條件有針對性適合不同工作崗位的學習進行知識更新,適應對外指導工作和內部基礎管理工作;建立競爭機制,克服人的惰性,充分發(fā)揮入的主觀能動性,有他們的用武之地和舒展才能的場所;建立激勵機制,合理設置崗位。工作科學量化,體現一個單位內工作量大與小不一樣、專與不專不一樣,有利于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

  3、從提高現代化管理手段,實行資源共享,管理方式從傳統(tǒng)的管理轉向現代化管理。檔案工作要圍繞部門的工作重點、關注的熱點來組織信息,提供信息。隨著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已形成了網絡化、數據化的時代。檔案系統(tǒng)如何認識“網絡化管理”和“數據化檔案”,實現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對此,開展現代化管理工作,必須做到檔案管理軟件的選擇,推廣要慎重。選擇的軟件需具備規(guī)范化、通用化,并有很強的包容性。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