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4 11:21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政府采購風險是指在采購過程中因采購人員工作失誤、采購單位的為難情行、供應商不遵守誠實信譽原則進行商業(yè)欺詐等違規(guī)違法行為,所造成的采購支出增加、延期交貨、所購入的貨物及提供的服務非采購單位所需要、規(guī)格不適當、質次價高、科技含量不夠、有的甚至是次品等現象發(fā)生。對此,如何預測和防范采購風險也就成了采購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
一、采購風險發(fā)生造成的危害
政府采購工作兩頭擔,一頭面對著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另一頭又與供應商和各類中介組織打交道,倍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其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若采購工作出現問題,一則影響各級機關的正常工作;二則影響采購中心的形象和聲譽,給工作開展帶來阻力和被動;三則干擾市場秩序,影響地方的經濟發(fā)展。輕者受到批評,重則成為被告,給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和經濟影響,用政府采購行家的話說:“政府采購無小事,政府采購如履薄冰”。
二、采購風險形成的原因
政府采購風險的形成有其多方面原因,筆者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招標時限不夠,公告發(fā)布范圍窄,還有的是受地方利益驅動,人為封鎖市場,排擠外地供應商,供應商參與不夠,競爭不充分,公平不足。
2、對市場行情動態(tài)了解不夠,信息不暢。對產品的價格、性能、規(guī)格等要素縱橫比較不全面,導致挨了“宰”自我感覺良好。
3、采購人員業(yè)務素質不高,工作經驗不足,責任性不強。往往表現在招標文件的編制、采購合同條款的擬訂等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因一"字"之差和一句話表述不對都會對采購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4、項目論證不夠充分或過時。項目論證不科學或沒有請專家進行論證,其表現為:一是采購單位選購商品的各項技術參數是臨時和隨意讓非專業(yè)人員制定,其中也不乏和供應商默契,指定品牌和配置,而這些商品恰恰是過時或庫存積壓商品。二是管理部門審核計劃時考慮資金不夠,壓縮關鍵技術參數,忽視專家和供應商合理建議。三是對項目論證缺乏權威專家和借助先進的技術檢測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長遠評估,往往是項目還沒有完工,就已經過時。如:電腦網絡建立,若論斑點不充分,就容易造成網站還沒運行,就要考慮更新配置。
5、盲目攀比消費。采購單位盲目攀比、超前消費、購商品要最好的、最高檔的、配置要齊全的,一味追求高、精、尖、時尚性、品牌性,花納稅人的錢,沒有憐惜之心態(tài)。
三、如何克服和防范采購風險
采購有風險,給采購工作帶來挑戰(zhàn),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1、防范風險要劃清職責界線。政府采購工作要牢牢樹立為采購單位服務,涉身處地方采購單位著想,但務必要分清責任,采購單位提出的配置須經專家論證后,一定要請采購單位簽字認帳,在準確無誤下輕易不要更改配置參數,同時在采購合同和驗收證明書上最好由采購中心和采購單位雙方一同簽字,資料完整備案,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扯皮推諉責任。
2、防范風險要把握服務的他寸限度。當采購單位提出要用每次專項采購節(jié)余的錢,增加設備購置或干脆要求把錢返還本單位之時;當采購單位無計劃或超計劃要求采購之時;當面對長期跟采購中心建立合作信譽關系混得比較面熟的供應商,有意無意問知參加招標相關的供應商情況、報價情況、配置參數等有關招標細節(jié)之時,把握服務的原則和分寸至關重要,向前邁一步就會招致風險。
3、防范風險要完善監(jiān)督機制,增強透明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各項規(guī)章制度,完善監(jiān)督機制,有其內部和外部多種措施,但每次采購必不可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當采購計劃下達時,無論采購何種采購方式,都應成立必要的采購小組,采購小組成員應包括紀檢、檢察、公斑點、相關的專家和采購單位等人員。通過成立采購小組:一則有利于制定完整科學的采購方案,方案應包括選配標準、品牌、配置參數和采購方式、方法以及采購程序、資金結算等內容。二則有利于避人之嫌和公開接受監(jiān)督,克服實際中方案制定以及貨物采購只由采購單位和采購中心自行決定,整個過程缺乏必要的核準審批和監(jiān)督程序。
4、防范風險要建立動態(tài)的信息渠道。時下是信息時代,產品推陳出新日新月異時代,政府采購要想在變化莫測的各種產品信息中準確獲取當前所采購商品的性能、時價等信息,來加以全面綜合比較,選擇適合自己消費的產品,就必須采取多種有效的途徑,建立起一套雙向互動、功能齊全、具有權威性的采購信息渠道。解決一方面政府采購為市場資源缺乏而發(fā)愁,另一方面許多供應商又為不能及時獲知采購信息而苦惱的現狀。其有效途徑應為:一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傳遞速度快,涉及范圍廣,信息容量大,公開透明性強等優(yōu)勢。二是利用具有權威性,專業(yè)性的各種采購信息刊物和資料。三是保持與政府采購長期建立信譽關系的供應商定期或不定期雙向互動信息。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