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0 11:5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測量定位
1.1 定位軸線、水準點復核無誤后,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
1.2 放線,并圈出樁位。
1.3 開鉆前,進行樁位復核,經監(jiān)理方認可后,方允許開鉆。
2、鉆進成孔
2.1 護筒埋設:安裝牢固,埋入深度>1m,圍土分層夯實,筒心與樁心保持重合,偏差200mm。
2.3 準確記錄原始高程(自然地面標高、機高),作為判斷依據。
2.4 造孔要求:防塌、防斜、垂直度允許偏差<1%。
2.5 入巖判斷及終孔標準
工程樁按其支承力主次劃分,端承樁或以端承為主的端承磨擦樁,其終孔標準,一般以設計的持力層入巖深度為主,設計樁長為輔綜合考慮確定。控制入巖深度的方法一般以巖樣(入巖一個,終孔一個并妥為保存)為主,將巖樣、標高,進尺速度及鉆機動態(tài)三者結合確定。
具體控制辦法,按試成樁紀要執(zhí)行,(試成樁時,由勘察、設計、建設、監(jiān)理、質監(jiān)站等單位據實商定試成樁紀要)。
2.6 樁徑要求:允許偏差(+100mm-50mm),樁體充盈系數應控制在1.1-1.25之間。
注:如達不到上述要求,需由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三方洽商、簽字后,方可適當調整。
3、清孔質量
3.1 終孔提鉆前,須進行一次清孔,施工方自測合格后,方允許提鉆。
3.2 注意事項:先以高比重泥漿將孔底沉積的大顆粒鉆屑清出,再逐步調整降低泥漿比重,清孔結束后,保持水頭,防止塌孔,孔內泥漿比重控制在1.10-1.20。
3.3 孔底沉渣:用測繩檢測兩次,要求清孔后孔底不得有沉碴,臨灌砼前≤50mm。
4、鋼筋籠制作與吊運安裝
4.1 制作
4.1.1 幾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A 主筋間距±10mm,B.箍筋間距±20mm,C 直徑±10mm,D 長度±50mm.要求采用模具制作,保證主筋位置準確、垂直度好,無扭曲變形。
4.1.2 主筋除銹、調直,加強筋要求正圓(徑差≤10mm),并且與主筋之間50%以上的點采用焊接,主筋上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間距≥1.2Ld(Ld為鋼筋錨固長度),同一截面接頭數不多于主筋數的50%。
4.1.3 為確保鋼筋籠保護層厚度,應在主筋上設置一定尺寸的砂漿墊塊。
4.1.4 鋼筋材質符合設計要求,有合格證、質保書及復驗單。
4.2 吊運安裝
4.2.1 雙點起吊,上吊點要加鐵扁擔。
4.2.2 小心運輸,謹防變形。
4.2.3 吊運入孔需輕起輕落,不得強行壓入。居中下放,保證垂直度與保護層厚度。
4.2.4 分段鋼筋籠的主筋采用搭接(搭接長度≥12D,(D為主筋直徑),箍筋必須延續(xù)完整,以保證鋼筋籠的安裝整體性。焊條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試驗單及產品合格證。
4.2.5 孔口立焊時對稱操作,上下段連接順直(用鉛錘檢測校正)。
4.2.6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焊接時間應盡量縮短,并須防止灼傷鋼筋。
4.2.7 鋼筋籠頂面達到設計標高后,將吊筋上端固定在孔口護筒上,防止鋼筋籠上下移動。
5、砼的拌制
5.1 材質要求
5.1.1 水泥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和復驗單,水泥過期或對質量有疑問時,應進行試驗,確定可否使用。
5.1.2 砂的粒徑要求與級配單一致,且含泥量<3%。
5.1.3 石子粒徑符合級配要求,針片石含量<1.5%,風化石不允許存在,含泥量<1%。
5.2 砼應進行試配,施工單位應出示與現場同品質材料所配制砼的配比單和砼強度試驗報告,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坍落度為16-22cm,宜控制在18-20cm為佳;流動度保持率(坍落度至)15cm的時間≥1小時,初疑時間≥3小時并大于灌注時間,必要時可加緩凝劑)。
5.3 砼的計量控制:各種衡器應定期校驗,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現場拌制時,計量允許誤差為:
A,水泥、外摻混合材料±2%,B,粗細骨料±3%,C,水、外加劑溶液±2%。
5.4 澆灌前的砼不允許淋雨、受凍、失水離析,否則不得使用。
6、砼的水下灌注
6.1 導管連接牢固,接口嚴密。
6.2 準確計量導管長度及下放深度(以護筒上口標高為準),下口與孔底的距離能順利排出隔水栓,一般以300mm為宜。
6.3 導管下放到位、清孔完成后,立即測定泥漿比重及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允許下砼。
6.4 灌注首批砼前,在導管中的泥漿上表面放置隔水栓,首批砼的灌注量至少應能滿足將導管下口埋入砼中1.0m。
6.5 首批砼灌入后,應立即連續(xù)灌砼,以防止泥漿回流或漏入,直至砼量能確保將管下口埋入。隨后應檢測孔內砼面高度,計算導管的埋入深度,檢查封漿情況。如出現導管內混入泥漿、堵管或其它事故,須立即暫停灌注,由施工及監(jiān)理單位的值班負責人共同擬定緊急處置措施加以處理(并由雙方對事故的發(fā)生和處理的全過程作好詳細記錄備查)。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xù)正常灌注。
6.6 砼灌注要連續(xù)進行,盡量縮短灌注時間,以防止孔內頂層砼失去流動性,造成頂升困難,甚至發(fā)生質量事故。
6.7 灌注過程中,應注意隨時觀測。
6.7.1 管內砼的下降及孔內水位升降情況。
6.7.2 隨著孔內砼面高度的上升,及時提升并分段拆除上部導管,導管下口在砼內埋置的深度宜控制在2-3m,并且≮1m,≯6m。
6.8 在提升導管時,應保持管體豎直,位置居中,防止卡掛鋼筋籠。
6.9 為確保樁頂質量,砼頂面應高出設計樁頂的加澆段一般為1.5-2m,根據樁長按規(guī)定確定2m,在探測證實砼面已達到上述要求后,方可停止灌注。
6.10 最后拔除導管時,應緩慢提升,使砼體得以彌合,切忌快提而造成泥漿混入,形成混泥樁芯。
6.11 每根樁由施工單位留置1-2組砼試塊,且每個澆筑臺班不得少于1組。(每組3件)具體按GBJ-107-87規(guī)范內容執(zhí)行,試塊應及時按樁位編號,并在標準條件養(yǎng)護28天,由施工單位負責,按時進行試驗,并將試壓結果歸檔備查。
6.12 相鄰兩樁施工距離應大于4D或鄰樁砼強度達到50%后,以防塌孔、斷樁,施工員在確定施工路線時,應征求監(jiān)理單位的意見。
7、成樁質量檢驗
7.1 開槽后檢驗樁位及錨固長度,在樁頂設計標高處,其樁位允許偏差。
7.2 核驗樁頂砼強度。在設計樁頂標高處觀測檢查,如有疑問可進行取樣檢驗或非破壞性檢驗。
7.3 進行樁的動測和靜荷載試驗。動測檢查樁身質量及完整情況,靜荷載試驗檢查承載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